台南市旅遊景點

馬沙溝海洋休閒運動渡假中心

馬沙溝位於將軍區,原為一處沿海的傳統漁村,每到黃昏時分,能在此看見漫天晚霞映照著海面漁船點點的景象,讓此地在昔日有台南八景之一「綠汕帆影」的美稱。馬沙溝還擁有細柔沙灘及清澈海水,1980年代進行規劃後,設有眾多攤販及多元的水上活動,每到夏季總吸引大批遊客前往遊玩,為馬沙溝最輝煌的時期。馬沙溝的場域設施老舊而逐漸沒落,2

將軍觀光漁港

將軍漁港是假日漁市及漁貨拍賣市場,也是將來供作台灣環島海上綠色公路航線的重要港口。進入將軍漁港港區可以欣賞漁船、漁村景象,認識各式各樣的漁獲,也可以吃到當天現撈的新鮮海產,從事近海漁業的漁民大多在半夜或凌晨出海,直至中午或下午才會進港,將漁獲分類。每天下午1-2點間,拍賣場開始熱鬧拍賣新鮮漁貨,不管是魚蝦扇貝都是最新鮮

台灣烏腳病醫療紀念館

烏腳病是一種盛行於台灣西南沿海地區的流行性下肢周邊血管疾病,據信烏腳病發生原因極可能是濱海鄉鎮民眾,飲用含有砷過量的深井水,造成的慢性砷中毒,甚至伴隨有肝、腎、膀胱等癌症併發。烏腳病紀念園區,前身為北門鄉歷史最悠久的診所─金河診所,經營者為畢業於東京醫學專門學校、返鄉服務的「烏腳病之父」王金河醫師,過去金河診所免費給予

東隆宮王爺信仰文物館

東隆文化中心,民俗文物豐富東隆宮王爺信仰文物館佔地200多坪,外觀為宮廷與傳統閩南式混合的建築設計。位於館內三樓的東隆宮王爺信仰文物館,最大特色在於展示王爺信仰的淵源及早年農村廟會迎神的過程。館內大量蒐集有關早期王爺信仰的文獻資料,並邀請雕刻家把王爺信仰中宋江陣、36節的「蜈蚣陣」、神轎、報馬仔、牌班等數十種陣頭的樣式

北門遊客中心(北門婚紗美地)

遊客中心特色導覽,揭露鹽鄉濱海風情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北門遊客中心是由北門洗滌鹽工廠舊建物群中的西南側倉庫群所改建,外觀仍保留著原工廠山牆斜屋頂造型。全館佈設由北而南以地理分區概念介紹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的景點,並整合區內「鹽業歷史」、「濕地生態」、「宗教人文」、「地方產業」與「文學藝術」等觀光資源,規劃主題區介

七股頂山賞鳥亭

七股頂山地區多為魚塭及廢鹽灘地,對鳥類來說食源充足,人為干擾少,因此鳥況相當豐富,常見的鳥類有黑面琵鷺、黑腹燕鷗、反嘴鴴等。「頂山賞鳥亭」於106年設立,是一處木製兩層樓式建築,屬於遮掩式的賞鳥亭,設計得以觀看東、南、西、北四面鳥況,同時可提供觀看道路兩側、水面上、飛翔中、及接近水面等不同視角。賞鳥亭也規劃了無障礙設施

官田水雉生態教育園區

官田水雉復育區位於官田區,是由高鐵贊助成立,臺南市政府農業處接手管理後,就正式更名為官田水雉生態教育園區,逐步朝向生態教育與觀光的步伐邁進,園區內不但有豐富水生植物,更有許多水鳥的生態,其中最重要的鳥類生態,是與菱角田共生的凌波仙子-水雉,在這裡只要透過望遠鏡頭就可觀察到水雉的生態奧妙,所以經常吸引不少賞鳥人士前往觀察

中興大學新化林場

新化林場占地370餘公頃,原本是中興大學的實驗林場,也是臺灣唯一的低海拔亞熱帶林場,更是休閒度假的好去處。園區擁有全臺最大的桃花心木林,因此每逢4月來到這裡,就能欣賞隨風飛揚、充滿詩意的桃花心木落葉;而同一時間來到這裡,還有螢火蟲可以欣賞。5~10月則是賞蝶的最佳季節,也因此植物園的步行路線上,隨處可見鳳蝶最愛吃的馬兜

白河林初埤木棉花道

與春天最美麗的約定 全球最美麗的花海街道之一木棉花道主要位於南90及附近路段沿路,沿著南90前進,轉入田間道路即可看見春日最火紅的花海大道。2015年經西班牙休閒旅遊網站「Boredpanda」選為被譽為全球最美花海街道之一,白河「林初埤木棉花道」,連綿超過數百公尺的道路上,木棉花火紅盛開的美景是網紅IG人氣打卡聖地。

八田與一紀念園區

八田與一紀念園區是為紀念嘉南大圳建造者八田與一先生所設立的。八田與一又被稱為「嘉南大圳之父」,在1910年,八田與一即來到臺灣南部投入烏山頭水庫和嘉南大圳漫長的探勘工作。位於烏山頭水庫北側的八田與一紀念園區在2009年進行翻修,在2011年正式啟用,擁有完整的日式建築群。為了更忠實地保留原貌,當時負責修復工程的技師還遠

南瀛天文教育園區

大內區因為低光害,是南台灣公認最適合觀賞星星的地方,因此有「星星的故鄉」之美名。位於大內的南瀛天文教育園區中,不但有專業望遠鏡讓民眾親眼感受天文之美,展館內還有好多有關宇宙的祕密與知識,以及精彩的3D星象劇場,讓追「星」族們可以勇闖太空來場圓夢之旅。天文觀測館:為園區最早開放之建築,整體外觀以尖稜造型來設計「星曜」的意

南寶高爾夫球場

南寶高爾夫球場位於臺南市大內區頭社公廨旁,鄰近走馬瀨農場、曾文水庫、南元農場以及國立臺南藝術大學等景點,這裡的球道大多呈南北走向,以避免球友擊球時碰到正面逆光的情形。球場外圍原始樹林青鬱茂密,球道兩側則種滿桃花心木、樟樹等,景色宜人。

善化慶安宮

慶安宮建廟於西元1810年,為市定古蹟,前身為奉祀五文昌的文昌祠,但文昌祠在1862年嘉南大地震毀壞後重新擴大規模改建為媽祖廟

南寶高爾夫俱樂部

由南寶集團所投資興建的南寶高爾夫俱樂部,位於台南市大內區。球場共有A、B、C區共二十七洞,球道大多呈南北走向,避免球友擊球時碰到正面逆光的情形。球場四周有溪流環繞,與外圍的原始樹林相映,景色宜人;球道地勢起伏,兩側種滿桃花心木、樟樹、台灣櫸木、南洋杉、蒲葵、梢楠、羊蹄甲、等樹林,加上造型各異的水塘、沙坑,是一處適合各個

康那香不織布創意王國

111.05.17 公告04.14起因疫情暫停對外開放110.05.12更新:現在沒有鋼彈模型了

天一中藥生活化園區

「天一中藥生活化園區」是天一藥廠有感於現今社會文明病漸增,致力將漢方草本的精髓融入生活中,朝向中藥生活化發展,投入觀光工廠建置。館內包括文化光廊區、仿古藥房區、製程區、健康概念區等,透過介紹製藥檢驗的流程步驟,同時展示儀器與分析方法的內容,讓參觀者除了看到實體儀器外,也能了解檢驗的目的,充實用藥知識,設置十二時辰健康摩

新化朝天宮

建於西元1807年的新化朝天宮有著滿滿的傳說故事,傳說過去新化市區是八卦蜘蛛穴的風水,在1862年發生地震,朝天宮損壞嚴重,蜘蛛精就趁此時出來作亂,讓當地婦女行為放蕩不羈,讓居民困擾不已,後來在朝天宮媽祖的指示下重建宮廟後開始繞境鎮壓,才消解此一亂象,此陣頭後來就是知名的「大目降十八嬈」陣頭。另外朝天宮媽祖還有在二戰時

子龍廟永昌宮

開基子龍廟永昌宮坐落於台南市佳里區子龍里,主祀為趙聖輔天帝君(即三國名將趙子龍) 清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村民為謀求精神寄託,共同決議築一草寮供奉神明,正巧有位村人「林廷龍」於村附近溪中撈魚,發現溪中一塊樟木盤旋不去,經多次驅入溪流中迴流不前,始將該樟木拾起,竟發現此木已被白蟻咬成「常山趙子龍」五字,村民嘆為奇觀

後甲關帝殿

府城東郊的主要大廟一般會認為創建年代較早的廟宇,都分布於府城城內,但其實在城外東郊,關帝殿創建於鄭氏時期,主祀關聖帝君,為鄭成功部將自故鄉所迎回,來到臺灣立廟奉祀。在西元1817年由太子太保王得祿重修為大廟,但創建時期卻可追溯至明永曆期間的17世紀,歷史久遠。關帝廟一帶長年來平安興旺、治安良好,傳說許多父執輩小時常在深

白河後壁印度紫檀廊道

白河往後壁車站的172甲路段兩排印度紫檀,生育情形非常的好,樹冠層次分明,枝條平展,羽狀複葉,翠綠清新,葉形優美,隨著四季氣候變化有不同的景緻變換,冬天葉片都掉光,像枯枝般蕭瑟的景緻,到了春天開始萌芽,其萌芽性極強,側枝生長迅速,造成寬廣的庇蔭效果。種植印度紫檀的道路都相當優美,猶如一條綠色隧道。

新安宮藝文中心

新安宮藝文中心位在北門的鯤江里,距離熱鬧的南鯤鯓代天府不遠,卻帶著些蕭瑟與北門傳統漁村的靜謐,有著「東方畢卡索」美譽洪通先生就是在這裡創作出震撼世界畫壇的作品。洪通先生畫作帶著濃濃的奇幻色彩,用色與筆法勾勒都是當時少見的方式,畫中常出現無法解讀的象形文字及無耳的人物是其畫作一大特色。洪通先生總是自己埋首於小平房裡忘情作

新化公會堂青少年圖書館(原新化郡公會堂)

原新化郡公會堂興建於1937年,是日治時期新化地區民眾公共集會場所,2008年登錄為歷史建築,台南市政府於2018年整修改造為青少年圖書館,是全台南市第一座設置於歷史建築內的圖書館,保留原有木構造,以青少年閱讀空間為主,典藏適合青少年閱讀的科普、文學、藝術、生活勵志等圖書。

臺灣府城城垣小東門段殘蹟

臺灣府城在清雍正三年(西元一七三五年)築造木柵城時,小東門段的範圍為:正東倚龍山寺,設大東門,木柵由大東門向北,延續到右營廳後,轉東北到小東門,再向正北走,靠近城守營即為大北門。所以小東門的城段,就是介於大東門城與大北門城之間的兩段。 台灣府城城垣小東門段城垣僅存勝利路上,以三合土夯築之小東門段城垣殘蹟,北起小東路長約

蕭氏節孝坊

蕭氏節孝坊位在永和醫院後方的巷弄內,因歷史悠久,周邊環境變遷,民宅也很多,所以可見到古蹟牌坊與民宅融合的奇景,蕭氏節孝坊是全台僅見的單間二柱二樓式牌坊,也是格局最小的石造牌坊,石坊上刻著節孝二字,起初建造是為了表揚忠孝節烈,凡是在30歲前丈夫過世,到了50歲以上仍然守節不改嫁的婦女,都具備節孝表揚的資格,方式是由在地政

景福祠

建於西元1750年,是普濟街一帶非常重要的土地公廟,也是台南唯一列入古蹟的土地公廟。過去這裡曾是五條港之一的佛頭港,來往的商賈船隻眾多,香火鼎盛,廟內還有嘉慶年間的古匾額「萬物資生」,現今雖然已不見佛頭港的蹤跡,但保有的景福祠讓後人遙想著當年的興盛。

麻豆林家四房厝

由於經濟與政治上的實力,「麻豆林家」在當時的聲望與「台中霧峰林家」與「台北板橋林家」並稱,三者合稱「台灣三林」。隨著分家繼承與都市發展所造成的土地價格飆漲,清領時期所建的七座精美大宅,因所有權人想法的不同,有些遂遭受拆除改建的命運,「新四房厝」即為其中較早因此而遭拆除者。由於所有權人對舊宅保存看法不一,民國六十七年(西

御真影奉安殿(原新化尋常小學校)

御真影奉安殿算是台南非常特別的一個景點,就位在新化國小內的角落,從這裡可以看見日治時期殖民教育的縮影,御真影的意思就是日本天皇皇后的肖像,奉安殿則是供奉處的意思,目的在於讓當時的學生每天在朝會時都可以看見天皇與皇后的肖像,校長會將奉安殿中的教育勅語取出奉讀,將天皇制度與國體觀念不斷灌輸於當時殖民地人民的身上。 御真影奉

泮宮石坊

「泮宮石坊」原是孔廟最外的出入口,乾隆年間,知府蔣元樞重修孔廟時,將此出入口重新整建,聘請石匠雕建精美牌坊,再運至台南組建,及今日「泮宮石坊」,在全台孔廟中,僅台南孔廟有這項設施。日治時,為開闢南門路,將石坊與孔廟隔開,原有功能遂逐漸被人們淡忘,許多人甚至不知道這是孔廟的附屬建築。

觀海樓

登樓望遠,360度美景盡收眼底觀海樓位於鹽埕安檢所旁,是一座融合傳統洗石子與交趾陶、原木欄杆的三層樓高瞭望台,地處潟湖的正中心,周圍空曠視野相當遼闊,七股潟湖、網仔寮沙洲等景都能盡收眼底。白天可在此觀賞潟湖特殊的淺海養殖景觀,傍晚則可享受多彩霞光照映於水面上所形成的療癒美景,是一處相當有看頭的觀海景點,而前往觀海樓的路

鹿耳門天后宮

鹿耳門繁華夢,文化季延續熱情早期鹿耳門原指一條港道,是臺灣咽喉、臺江的主要航線,古稱「天險」,為兵家必爭之地,是全臺「鹽運、糖運、布匹與貨物」的進出口,而媽祖天后保佑航行順利。惟後經多次天災,臺江內海變成泥濘陸地,港口機能喪失從此聚落衰退,退化成小漁村,天后宮也塌陷。經民國之後臺灣經濟復甦,使重建為今日格局。鹿耳門天后

黑面琵鷺生態展示館

黑面琵鷺生態展示館因進行建築物除鏽補強工程,自112年4月6日(週四)起暫停對外開放,恢復開放時間將另行通知。黑面琵鷺生態展示館距黑面琵鷺賞鳥亭及主棲地不遠,建築物位於水上,特殊外型是為了不打擾自然生態,內部規劃有展示室空間,詳細介紹黑面琵鷺,包括黑面琵鷺生命史、濕地生態、保育運動及永續發展。 黑面琵鷺有「黑面舞者」美

四草野生動物保護區

四草的生態環境特殊,被列為台灣四大濕地之一,裡面包括鹽田、水道、運河、溝渠等,豐富的環境可供水鳥棲息與覓食。這裡的鳥類超過160種,其中有21種瀕臨絕種、稀有鳥類,如黑面琵鷺、高蹺鴴、反嘴鴴等。四草最重要的景觀-濕地,孕育的動植物生態極為特殊,生物在這裡相生相繫、互生互依。成就這麼豐富濕地景觀的功臣應當屬-紅海欖、欖李

青山漁港

青鯤鯓是一座位於將軍區的漁村,在此可感受到濃厚的純樸味,而臺南海線地區共有7座漁港,其中位於安平、將軍兩大漁港間的就是青鯤鯓的青山漁港。青山漁港早年被稱為剝蝦村,因為這裡是火燒蝦乾的起源地,火燒蝦乾製作方式相當費時費工,需先剝殼再挑起蝦內的筋,並置放於陽光下長時間曝曬,利用天然日光及海風調味,保留蝦子的鮮甜,是青鯤鯓獨

臺南左鎮化石園區

菜寮溪流域擁有得天獨厚的化石寶庫,自1931年開始受到關注。臺北帝國大學地質學教授早坂一郎在臺南進行地質調查時,於菜寮溪流域採集許多鹿角化石,並請當地陳春木先生(後人稱為化石爺爺)協助採集許多珍貴古象、犀牛、水牛等動物化石,奠定菜寮溪成為研究臺灣古生物的據點,後來成立菜寮化石館,現經過重新整建擴館而成為大家現在所看到的

曾文水庫風景區

曾文水庫沉浸式體驗-即刻出發 曾文水庫風景區坐擁煙波浩瀚的山水之色,整個園區內規劃了10個活動遊憩區,包括溪畔遊樂區、木瓜園旅館區、大壩景觀區、湖濱別墅區等,其觀光發展條件優越,也使得旅人有更多重的體驗。走上風景區的至高點—觀景樓,將收穫曾文水庫無死角的壯闊景色。旅人更能乘遊艇遊湖賞鷹,探訪曾文水庫秘境,

臺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

行經市道178號旁,稍不留意就會錯過坐落在大馬路旁的百年古蹟-原臺南水道,是一處見證大臺南地區水利發展的重要古蹟。退役後卸下光環,今日臺南水道蛻變為充滿歷史氛圍的自來水博物館,巴洛克式廠房保存良好,內部保留完善的機件組,都是難得一見的老古董,使人興起思古幽情。所謂水道就是自來水管道的五處設施,包括取水設施、沈澱池、濾過

東安坊文化園區

東安坊以東門城為核心,涵蓋區域內有著歷史悠久的教會、城隍廟與東嶽殿。當時府城東門以東是西方教會初到台南的重要聚落,台灣第一所大學-台南神學院,台灣第一個現代醫院-新樓醫院、台灣第一所中學與女子中學-長榮中學與長榮女中,教會公報社等都在這一帶。而東門城以西就是主掌冥司東嶽殿與城隍廟,也就是現今的民權路與青年路一帶,也因為

臺南市西拉雅文化會館

位於昔日稱為新港社(今新市區)及大目降(今新化區)交界的番仔寮(永就里),地理位置不但凸顯其歷史上的意義,交通網路更具有可通達西拉雅人口主要分布區及連結各部落的便捷性,亦鄰近火車站及高速公路交流道。 Siraya(西拉雅)是臺灣文字史以來,記錄最早居住在臺南的族群,其名稱在荷治時期的文獻已出現,一直以來在這塊土地生長,

大地化石礦石博物館

大地化石礦石博物館成立於1993年,是一座私人的小型博物館,館內收藏包括化石和礦石兩大專題,來源除了台灣本土化石及礦石外,也廣收世界各地出土的珍貴化石及礦石標本,分類展示,解說清楚,展場空間寬敞明亮,環境幽雅,停車方便。 館長陳濟堂先生為傳播化石及礦石有關的知識,推廣古生物學及礦石學之研究,特將其採集整理的心路歷程及研

鹿耳門歷史文化區域地方文化館

本館主體建置於鹿耳門公館,館舍內多功能會議室及展覽空間,不只成為地方生活圈改善、觀光推廣、歷史傳承的推動空間,配合鹿耳門天后宮舉辦之民間自發性大型文化活動,更可讓來此駐足的全臺灣民眾有個知性、感性的認識與回憶。(資料來源:臺南市政府文化局網站)

仁德十三甲武德宮

仁德十三甲武德宮供奉開基中路武財神,原本只是一個小庄頭的信仰中心,經過多年發展,於今香火鼎盛,信徒來自全台各地,建廟可溯至清領時期的先民自大陸渡海移民至十三甲地區後,將隨身請來的神像安奉於民宅中,百餘年前曾以土确興建元帥廟,後來年久失修倒塌。 日治時期實施皇民化,欲燒毀民間信仰的神像,庄民將3尊神像藏匿在樹木裡,順利逃

陳桂記大宗祠

有國必有史,有族必有譜;無史則綱紀廢,無譜則源流失。族之有譜,猶水之源、木之本。公於民國十八年開始著手編輯族譜,二十一初稿完成,賡續對照戶口、整理除戶簿,二十四年謄抄總本工作完成,二十七年開始整理金門族譜,四十六年至四十九年複查工作,挨戶核對,所有憑証如神主牌、戶籍資料全部查閱,記載至為翔實,五十二年三月三日付印,五十

羅來受教會

羅來受紀念館位於左鎮區最高聳顯眼的建築物-左鎮教會中,走在台20線南橫公路上經過左鎮,遠遠就會看見藍天底下的白色十字架。來到教會旁就可看見羅來受紀念館,羅來受先生是左鎮基督教會的長老,長年對教會及地方貢獻良多,因而設置紀念館。裡面收藏許多珍貴的平埔文物,如當地大戶人家族譜,平埔族地契,及生活用品,包括碗盤、農具搖籃、竹

安定保安宮

安定保安宮創建於清嘉慶元年(西元1796年),主祀保生大帝、天上聖母,同祀城隍爺、謝府元帥、註生娘娘、田府元帥、中壇太子、福德正神、虎爺將軍等神祇。清嘉慶元年(西元1796年),保安宮舊廟原本坐落於大道公營(及本宮東方一公里於「宮九崛」附近)。清同治元年(西元1862年)六月六日,發生大地震,庄頭受損嚴重,廟宇亦因地震

彼緹娃藝術蛋糕觀光工廠

2002年賓寶食品進駐臺南佳里,成為連鎖烘焙食品企業的開端。隨之第二代的加入,為企業注入嶄新思維。兩代聯手創立彼緹娃品牌,以藝術蛋糕、中式囍餅、伴手禮為產業主題,打造出賓寶食品的創新格局。2015年設立彼緹娃烘焙培訓學校,開啟培訓教育人才之途。一路走來,賓寶念茲在茲以深耕在地、回饋鄉里的社會使命,不斷自我鞭策,只為讓更

東隆宮文化中心

來到北門區三寮灣,不管從哪個方向,遠遠的都可以看到七樓高的「東隆宮文化中心」,在小漁村內顯得格外華麗,如果喜歡看迎神賽會,熱愛祭典的氣氛,來到此處一定會非常開心。中心內設有:王爺信仰文物館、宗教文物展示館、水滸英雄館、民間信仰研究館、禮俗文物館等,館藏非常豐富。3樓的王爺信仰文物館,是台灣唯一的王爺信仰主題館,以王爺信

大安生態教育農場

農埸成立於1998年是一個以農村生態教學為主的教育農園。總面積約8公頃,座落於嘉南平原之中心地帶。原是由一片傳統荔枝果園和草莓果園所組合而成的傳統式觀光農場,1996年轉型規劃,以植物生態為主體做為戶外教學。 整個園區提供了專業的生態教材課程,隨著四季氣候時令不同而變更其解說服務,只要團體入園,即會由專業講師帶領參觀並

龜丹休閒體驗農園

龜丹溫泉位於楠西區龜丹里東方山谷中、龜丹溪與曾文溪之上游處,是一個隱於山谷河床中的露頭溫泉。溫泉源頭位於龜丹溫泉橋開始溯龜丹溪,到達兩溪交會處,溫泉從中新世的泥岩地層中湧出,泉質為中性的碳酸氫鈉泉,清澈、透明、無味,夾有氣泡湧出。擁有豐沛溫泉資源觀光旅遊局初估溫泉量為5000公噸,發展潛力無窮,後續將可發展ㄧ個精緻溫泉

四草砲台

清道光年間,中英發生第一次鴉片戰爭,當時為防止英軍進入臺灣,時任臺灣兵備道的姚瑩奏議於安平、台江地區興建17座砲台,四草砲台為其中一座。四草砲台被列為國定二級古蹟,現已不見古砲,只留下砲臺城壘牆垣,砲台牆上共有13個圓形砲孔,此牆成為一旁臺南市鎮海國小的圍牆。四草砲台位於四草大眾廟前,周邊有知名景點四草綠色隧道,可乘坐

七股遊客中心

※前往六號小島步道因潮汐因素,於漲潮時水面覆蓋步道人員無法行走,為避免潮汐影響遊客體驗,可至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查詢潮汐時間七股遊客中心的建築主體,以「堤」作為主要發想概念,為了減低人為建築對自然環境造成的視覺割裂感,使用了當地常見的元素,海堤、河堤、鹽堤等構造物為設計元素,並利用折板系統,將「堤」轉換為空間,就像堆砌如

馬沙溝3D彩繪村

馬沙溝3D彩繪村以李聖宮為中心點,畫作分散在各個角落,可能在大街上也可能在巷弄中,讓遊客體驗到「轉角是藝術,巷弄有驚喜」的氛圍,別於一般彩繪村。走進馬沙溝3D彩繪村,像是走進了奇幻世界,牆面、地面上的充滿童趣與當地漁村特色的彩繪藝術讓人嘆為觀止,而馬沙溝濃厚的純樸生活感和人情味,更是有股魔幻現實的氛圍。其中最有特色、最

臺南高爾夫球場

臺南新化球場,籌劃開發於戒嚴時期,由前立法委員梁許春菊女士在1967年間,鑑於高爾夫球運動日後將為逐漸普遍化的運動,又能培養高尚的品格,由當時社會賢達人是熱心參與,共同連署為發起人。同時,承蒙何應欽將軍等相關人士的幫忙在虎頭埤山麓地段規劃球場用地。在1971年3月完成前9洞,在1978年再完成後9洞,而為18洞的球場,

蚵寮漁港

蚵寮漁港,吃蚵最讚蚵寮漁港為台南市北門區附近沿海低窪地區,地形上受外傘頂洲之遮蔽,冬、夏季平均潮差約1公尺,海象溫和。此漁港是利用海岸沙洲後側之潟湖水域或鹽田魚塭間之排水道就地興建,土壤鹽份含量較高,多開發為魚塭及鹽田。港域狹小,水深不足,稍大型船隻必須等候潮始能進出。 漫步在這個安靜純樸的漁村中,彷彿走在被時間遺忘的

北門潟湖

北門區之生態環境屬於潟湖生態,蘊含著豐富之魚、蝦、貝類及紅樹林景觀,常見許多鷺鳥、水鳥,彈塗魚和各種螃蟹,具有潟湖觀光生態旅遊之魅力。最讓人注目的是每年10月到翌年4月到此作客的黑腹燕鷗,每到黃昏成群的黑腹燕鷗會在空中群聚飛舞,依照風向變換各種不同隊型,相當壯觀。海茄苳紅樹林曾經大量生長在北門蚵寮西邊的北門潟湖區沼澤地

鄭成功紀念公園

鄭成功紀念公園位於城西街二段,相傳1661年時.鄭成功是由鹿耳門登陸台灣,而為紀念鄭成功事蹟,鹿耳門聖母廟捐地建立此座紀念公園。公園入口是一座氣勢宏偉、富有中國傳統建築風格的紅色牌樓,進入公園左側為「成功林」,成功林是為了紀念鄭成功登陸三百五十年,在此種植的一片樹林。公園內還有一座高大的鄭成功雕像及一座紀念碑,碑上刻有

台灣鹽博物館

"台灣鹽博物館自2022年1月10日起閉館整修"台灣鹽博物館是台灣唯一有關鹽產業的主題博物館,保存台灣數百年的鹽業文化資產。「鹽」為鹽工汗水與淚水的結晶,鹽堆狀的外觀造型格外有特色,遠望感覺就像兩座白色金字塔矗立在鹽田裡。鹽博館東面為廣盈鐘乳石館,北面為鹽工住宅群,西面則為荒廢的機械鹽田,並與七股鹽

七股海產街

嘗鮮好去處,七股海產街位在七股176縣道兩旁,到處是掛著海產招牌的餐飲店,整條路形成本地著名的「海產街」,遊客在此可以嚐到本地特產新鮮的虱目魚、鹹水吳郭魚、文蛤、鮮蝦、鮮蚵和各式魚產。餐廳價位走向大眾化,經濟實惠,也因此假日人潮洶湧。 七股地區以養殖漁業為大宗,最著名的鹹水吳郭魚、虱目魚、鮮蚵這三樣更可以稱之為七股的海

四草大眾廟

四草大眾廟迄今已二百餘年歷史,為安南區四草漁民信仰中心,每年農曆十一月十五日為鎮海元帥壽誕。訪客到此地一遊,除了參拜大眾爺,保佑閤家平安之外,廟後方排水道的紅樹林區,自然形成水上的綠色隧道景觀,不只遮住了豔陽的炙熱,也擋住了寒風的吹襲,冬暖夏涼,乘著膠筏緩緩地移動,棲息於兩岸旁不時有鷺鷥、夜鷺或其他鳥類低空飛過,引起一

青鯤鯓扇形鹽田

扇形鹽田位於將軍鯤鯓里,屬於七股鹽場第一工區,介於將軍漁港南方和青鯤鯓北方,由臺鹽於1975年開闢,1977年開始曬鹽,為臺灣最年輕且具有特色的鹽田。扇形鹽田以鹽工宿舍為核心向外發散成扇形鹽田,鹽田中的扇骨為給水溝、排水溝、給鹵溝、道路,扇骨之間劃分為一塊塊的鹽田,其中收鹽的結晶池位於最靠近宿舍的位置,便於鹽工就近作業

雙春濱海遊憩區

雙春濱海遊憩區是位在台南北門的生態遊憩場所,園區內規劃紅樹林觀察區,網羅台灣珍貴的4種原生紅樹林:海茄苳、水筆仔、欖李、紅海欖(亦稱五梨跤),適合帶著孩子一同前往,認識台灣特有生態。在成為遊憩區前,這裡多以漁塭養殖為主,地域稱為永春,後來面積擴大,延伸出了內外永春兩處,才成為今日的「雙春」。雙春濱海遊憩區設置有南北兩條

北門鹽場(北門舊埕州北場鹽田)

北門鹽場,重建觀光新面貌臺南市擁有北門與七股二個鹽場,二者卻是迥異的鹽場,七股鹽場均是土盤鹽田,有最新的鹽田;北門鹽場則全是瓦盤鹽田,有台灣目前最老的現址鹽田(1818年所開闢的井仔腳鹽田);本鹽場介於急水溪以南、三寮灣溪以北,因歷史久遠,鹽工經驗豐富,產鹽色質稱冠全台,七股鹽場、安順鹽場、烏樹林鹽場的開闢,均需靠北門

七股紅樹林保護區

強韌海茄冬,紅樹林展現生命力!紅樹林之名,始於已消失的紅茄苳,現今泛指生長於海岸潮間帶之間的木本植群,緣於河口地區特殊的生態環境,在河口海邊發育的紅樹林,每天要忍受潮水漲退潮的嚴厲考驗,環境乾濕度的改變相當劇烈,一般植物鮮有在此討生活的本領,所以紅樹林又有「潮汐林」之稱。七股溪、將軍溪出海口皆有紅樹林的自然生態體系。3

北門自行車道

北門自行車道是一條富含鹽業歷史文化的自行車道,全長約3公里,沿途可近距離觀賞景觀鹽湖、竹篙鹽埕、鹽田遺址、紅樹林、鹽灘濕地生態、北門潟湖。自行車道大部分路段皆鋪上AC柏油路面,有安全護欄、解說牌、指標牌,能讓旅客感受舒適安全的騎乘體驗。車道上還有遮蔭涼亭、休閒座椅、賞鳥平台等設施,黃昏時可停下腳步欣賞鹽田夕陽美景,冬季

北門九氳氤(陳姓桂記墓園)

位於北門區台17線省道約143公里處旁的一座小山丘,相傳為鄭成功姑媽鄭細所葬之處,當地居民稱這座墓園為「老祖媽墓」。 相傳清政府為讓明鄭在台風水永遠滅絕,乃四處挖掘明鄭後嗣族人墳墓;鄭氏後人為免清政府挖掘,特在「北門嶼」的這座小丘附近建了9處相同的墳墓,以假亂真,加上過去地理位置處於台江內海附近,海面煙霧瀰漫整個山丘,

鯤喜灣文化園區-龍山寺

全台開基四鯤鯓龍山寺,俗稱全台開基四鯤鯓祖師公廟,為全台灣首座最早主奉清水祖師的廟宇。廟宇約建於明永曆十九年(西元1665年),隨鄭成功來台的泉州府安溪縣軍民,自「安溪清水巖」迎來清水祖師神像及漳州府平和縣移民自三平寺迎來「三平祖師」神像,合於四鯤鯓立廟虔誠奉祀。 期間歷經多次重建與擴建,如今廟貌輝煌,廟宇雖名為龍山寺

報恩堂

建於咸豐十一年(西元1861年),位於當時府治東安坊右營埔,是先天派齋教的祖堂。創建時為一簡陋草堂,同治五年(西元1866年)重修。光緒十二年(西元1888年)信徒們為永久計,仍集貲鳩工重建,改為瓦石構造的齋堂,明治二十九年(西元1896年)日本人徵收報恩堂改建臺南醫院,主事鄭良謨遂利用補償費和信徒捐款,遷建至現址。

安平市仔街何旺厝

走在延平老街上,提到市仔街何旺厝可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是永豐餘創辦人何傳家族的祖厝,建於西元1920年,有著台灣屋的美名,也是現在的安平文化資產館,建築非常特殊,面寬非常狹窄,走上二樓需經過中間又小又陡的樓梯,所以進入參觀時要小心腳步,據說最高紀錄曾有一天8人走樓梯摔倒的紀錄,雖然是文化資產館,但仍是何家祖厝,因此進

紅樹林賞鳥區

台南市沿海河流攜帶了大量泥沙淤積,成就了紅樹林繁衍的好環境,此處樹種主要為海茄苳,由於紅樹林裡有非常豐富的魚、蝦、蟹、貝類生態系,所以集結了許多白鷺鷥、夜鷺等,賞鳥亭附近有解說牌,是一處賞鳥的絕佳地點。

臺南市南瀛客家文化會館

南瀛客家文化會館現址由前臺南縣政府擇定座落於臺南市新營區民治段275地號兩棟縣府的建物,並於94年由前臺南縣政府編列預算加上客家委員會補助,共同建築整修於96年3月3日正式揭牌使用。於100年4月15日因應臺南縣市合併改制,更名為「臺南市南瀛客家文化會館」。會館座落於臺南市新營區中心,館內裝設呈現出濃濃的客家味,開放給

芙蓉埤生態園區

後壁區長安社區的芙蓉埤,是早期林家祖厝口埤,原為「風水池」,在之前是椎滿工業廢土的埤塘,經社區居民以生態工法整治成衣座美麗的埤塘,目前在埤中設置人工浮島,栽種水生植物,使成為水質淨化再利用的溼地生態教學區。又營造出生態步道,兩旁栽種山芙蓉及多種原生植物,極具地方特色,成「芙蓉埤生態園區」。

卡多利亞良食故事館

推廣食品安全及營養教育,故事館開放製程參觀,還有豐富多元的DIY課程活動,讓參加民眾更能體會食物與健康的重要性

望龍吊橋

位在龍崎虎形山公園內的望龍吊橋前身是日治時期興建的虎形山吊橋,在虎形山吊橋老舊不堪負荷後,民國87年拆除舊橋,興建「望龍吊橋」,成為公園的新地標,現在吊橋左側還可以在草木間看見過往的舊吊橋基座。吊橋周邊的景色非常幽靜,吸引許多情侶前來約會,所以過去也有「情人橋」的浪漫稱號。來到虎形山公園內一定要走上一回的景觀吊橋,高懸

樹谷農場

樹谷農場(前身為奇美善化農場園)就位在樹谷生活科學館旁,農場內規劃有小太陽廣場讓遊客可在廣大草皮上體驗推牧草捲的樂趣;小動物餵食區是親子的最愛,讓孩子近距離接觸可愛小動物,落實生命教育;農業區可讓遊客體驗一日農夫的樂趣;烤肉區跟烘焙坊則成為享受親子相處時光的最佳場域。此外,農場也協助原住民發展在地紅藜產業,透過示範教學

左鎮北極殿

左鎮北極殿供奉主神玄天上帝,轄下之口社寮阿立祖壇是平埔族信仰的壺神,約全區人口的七成供奉阿立祖,原址在林務局左鎮工作站內豬母松下,現移至三百年樹齡之芒果樹下。明末廖家渡海來台,祈求玄天上帝、天上聖母為守護神,保佑來台定居於口社寮(中正里)之子民。由於北極殿主神請求阿立祖結盟合壇共處,起先未被同意,幾經神人溝通(原先之平

大圓滿廟

在較為熱鬧的南化市區不遠處,過南化國小後仔細看右手邊會看見大圓滿廟的指標,進入順著路走到底,就會看見紅色的佛寺以及彩色的幡旗,以及金色的經輪,除了常駐的寺方人員以外,佛寺的遊客並不是特別多,很有沉靜心靈的感覺。藏傳佛教紅教的寺廟跟常見的佛寺不太一樣,顏色鮮豔華麗,寺前的彩虹階梯是一大特色,站在寺前眺望可以迎著很舒服的山

斑芝花高爾夫俱樂部

斑芝花高爾夫俱樂部,於1989年在秋高氣爽的臺南市東山區斑芝花谷規劃動工,自始至終秉持一切合法的信念勤奮拓墾,終於在1993年開放使用,一時之間,成為南臺灣天空最閃亮的休閒巨星,即使秋冬季節,氣候依舊怡人,與同季節的北部球場相比,實在是令球友感覺無限舒暢,因此,成為南臺灣高爾夫球愛好者最嚮往的競技聖地。

六重溪平埔文化園區

近年來,平埔族文化尋根風潮興起,臺南市政府為維護平埔文化特色,成立「六重溪平埔文化園區」重建公廨,也讓中斷許久的夜祭活動,才有更完善的空間辦理,搭建傳統竹屋,收藏平埔族生活器皿等文物。由竹籠厝搭建的公廨分為兩室,分別祀奉清水老君與太祖五姊妹,太祖五姊妹沒有形體,以5個甕依序排列,用米酒與檳榔祭祀,每年農曆9月14日晚上

柳營尖山埤渡假村

尖山埤水庫四面環山,擁有豐富的生態景觀,環境清幽,水庫內樹種與植物繁多,一年四季中數以百種的的花木輪流綻放美麗的花朵,宛如一座小型的花園,每當仲夏之際,總會吸引蝴蝶翩然而至,交織出一幅吸引人的自然景致。臺糖公司並於尖山埤水庫建立「柳營尖山埤渡假村」,入選為「新南瀛勝景」之「三園」中的一園,以豐富秀麗的自然景觀、完善的設

南化遊客中心

位於烏山腳下的南化遊客中心建築造型俐落,融入自然地景的銀級綠建築,是管理處最南端的服務據點,南化遊客中心還提供淋浴間及熱開水,讓自行車族及遊客有個舒適休憩空間,順便欣賞烏山迷人山景。南化遊客中心館內展示南化芒果與蜂蜜生態,親子可以進行互動遊戲,打造寓教於樂的學習環境。戶外也擺設許多可愛的藝術裝置,跟著達卡浪、莎韻一起躺

官田遊客中心(交通部觀光局西拉雅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行政中心)

2020年8月啟用的官田遊客中心佔地約11公頃,園區景觀以「鄉村聚落」及西拉雅族元素融入進嘉南平原之地形意象打造而成,其交通位置方便且設備齊全,未來將成為當地觀光新地標,以此作為串連各大風景區的樞紐,結合鄰近的國道三號烏山頭交流道、八田與一紀念園區及烏山頭水庫,打造一條交通便利的旅遊線,更好地帶動當地觀光。吸睛建築的整

李子園小舖

東山李子園清光緒年間,先民由大陸搬遷到此定居,將帶來的李子種子種在自家門前。那時家家戶戶皆有李子樹,彷彿一片李子園,因而將此地命名為李子園。隨著時代的變遷與農業結構改變,當地農民改種植香蕉與椪柑等農作物,為何現今李子園會種植咖啡呢?茲因早期日本人發現東山區的氣候與土壤適合栽種「阿拉比卡」咖啡豆,遂而引進咖啡開始種植培育

蘆竹溝觀光漁港

蘆竹溝是一處位於臺南市北門區三光里的漁村,早年由三寮灣西行在將軍溪出海口的北岸莊頭之間的河口溝渠多,必須以蘆竹搭建的溝渠便橋才能入莊,此地因而得名蘆竹溝。蘆竹溝漁港又名北門漁港,為臺南三大漁港之一,漁港擁有百艘機動膠筏,屬臺南最大的膠筏漁港,膠筏常被使用來載運牡蠣養殖場中的牡蠣,也經常有海釣客僱用膠筏出海垂釣,享受海岸

七股鹽山園區

七股鹽場過去曾是臺灣最大的曬鹽場,主要供應國內農工業用鹽,然而隨著時代變遷,曬鹽不符經濟效益,2002年5月七股鹽場關閉曬鹽場,結束338年的榮耀曬鹽史。七股鹽山原屬七股鹽場的曬鹽堆置場,經長年置放後自然結塊,質地極為堅硬,約六層樓高的皚皚鹽峰聳立,蔚為奇觀。臺鹽隨後轉型產業觀光,七股鹽山的休閒遊憩時代正式開啟,以不同

土城正統鹿耳門聖母廟

臺南是台灣的發源地,正統鹿耳門聖母廟緣起於十六世紀前,因奉祀鹿耳門媽祖而興建。為臺灣唯一奉祀有八百年以上歷史鹿耳門媽金身,及建築面積第一大規模之媽祖廟。現今廟宇共分為五王殿、媽祖殿、佛祖殿、大士殿、天公殿等,仿紫金城宮殿式的北方建築;每年大年初一起舉辦新春嘉年華系列活動,以及大年過的元宵高空煙火秀、炸蜂炮、迓春牛遊行等

北門提溴塔

北門提溴塔,戰時軍火製造工廠溴素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廣泛用在阻燃劑、滅火劑、製冷劑、醫藥、農藥、化學肥料等用途。戰時,日本殖民帝國因軍事戰機燃料中的爆發劑之所需,乃由鹽田濃海水或滷水中提煉,由於生產原料來自鹽場生產的滷水,因此這種類似的軍火原料製造工廠,興建地點皆在鹽場附近。1939年,日本曹達、日本鹽業、臺灣拓殖三個會

錢來也雜貨店

錢來也雜貨店興建於西元1952年,為傳統斜瓦平房的老建築。早期做為台鹽鹽工福利社,提供購買日常用品及育樂中心,直到北門鹽場停止鹽業生產工作,福利社也正式劃下句點。西元2003年,留法建築師林雅茵率領一批參加多元就業方案的中高齡失業者,在此展開化腐朽為神奇的改造行動,重新賦予錢來也雜貨店新時代意義,經過閒置空間改造,十分

篤加聚落文物展覽館

篤加聚落是由邱姓家族逐漸繁衍發展而成,清一色住戶皆姓邱,是臺灣目前保存最完整且最大的單姓血緣型聚落。篤加聚落的祖先早期從福建移墾臺灣、成家立業、繁衍後代、聚族而居,這樣的歷程如同是早期開發臺南地區,形成聚落的縮影。篤加聚落位於七股區,為一處環境優美的漁村,早期主要盛產虱目魚,近期則為臺灣烏魚子重要產地,養殖面積共超過2

北門嶼基督教會

早年的臺灣西南沿海地區,居民常年飲用含砷地下水而盛行烏腳病,許多病患因而深受身心靈上的折磨,在這段歲月中,北門嶼基督教會的設立讓病患們獲得心靈上的寄託,教會與王金河醫師合作,共同為病患的身體與心理奉獻付出。位於教堂後方的建築被稱為「北門小白宮」,這裡也見證了當時這段重要歷史,擁有潔白典雅的外觀,近期成為許多旅客參觀拍照

井仔腳瓦盤鹽田

井仔腳瓦盤鹽田是北門的第一座鹽田,也是現存最古老的瓦盤鹽田遺址,原為清領時期的瀨東鹽場,西元1818年遷移此至,至今未再移位,是台灣最古老的現址鹽田,至今已有200年歷史。史書上記載,鄭氏諮議參軍陳永華,認為當時原住民族製鹽技術尚不成熟,故產出的鹽味苦澀,於是改革製鹽方法。在海邊築埕,在其上鋪碎瓦片,引水至鹽池,經由日

水晶教堂

水晶教堂位於洲北鹽田與中洲鹽田交界。西濱空曠平坦,早年以鹽田為最大地景,突出於地表者為鹽堆,水晶教堂即以鹽堆之大堆連結小堆為造形意象。以鹽的白色為主色調,取結晶鹽的晶瑩剔透為其發想,結合曾經撫慰無數烏腳病患的教會意念,乃有水晶教堂此名。水晶教堂完成於西元2014年,成為拍攝婚紗的熱門景點,視野遼闊,空曠幽遠,南可遠眺西

鷲嶺食肆(原鶯料理)

鶯料理為日治時期台南的夢幻料亭,由當時享有「台灣第一刀」美譽的日本人天野久吉所創辦經營,因位居台南市中心,鄰近台南州廳、市協議會、合同廳舍、嘉南大圳組合、公會堂、勸業銀行……等重要官署和公共建築,是當時政商名流宴會、聚會的熱門場所,也被稱為「台南地下決策中心」;鶯料理餐飲水準高,燒鰻飯更是讓

臺南市客家文化會館

新穎的會館建築在西元2010年落成啟用,來到門口看見暖色系木質招牌及花紋燈籠,就可感受到濃濃的客家風格,會館內紙傘與紅燈籠的布置更將客家風情呈現於此。裡面陳列許多客家文化相關的生活用品與農家器具,對於客家的人文歷史、手工藝、美食、建築等等,都有詳盡的介紹。其中客家信仰的部分提到敬天法祖,為客家人基本的信仰觀念,其源於古

六重溪溫泉

鄰近關子嶺溫泉區的六重溪溫泉,雖名氣不如關子嶺溫泉,但仍有不少熟門熟路的遊客前來。六重溪溫泉泉源湧出溫度並不高,僅約35度,泉質與關子嶺泥漿溫泉類似,泥含量高且帶著氣泡,亦屬碳酸氫鈉泉,因泉量稀少,目前僅由千霞園民宿取得水權使用,是一處幽靜的溫泉勝地。六重溪原為平埔族部落活動區域,上游還有九重溪瀑布,目前為維護平埔族傳

洲仔尾保寧宮

創建於明永曆十七年(1663),主祀保生大帝,當時稱為真君廟。乾隆元年(1736)本廟鳩資翻修,懸匾為「保寧宮」。保寧宮每三至六年都會視境民經濟情況,舉行盛大迎神賽會祭典。

府城舊冊店

府城舊冊店備有齊全的臺灣文學與文化專書並設有詩報編輯部、辦各種藝文展覽,並有不少珍罕本只售有緣人。也不時舉辦導讀故事的活動,由店主人之一的潘姐主講,用繪本聊臺南的老故事,多年來受到當地老少讀者青睞。店內除了臺灣文學外,原住民文學和台語文學也在此深耕,成為東門城旁文人的聚集地。

黑面琵鷺保護區

曾文溪出海口擁有豐富的河口生態體系,本區已由政府規劃為野生動物棲息地及黑面琵鷺保護區,來保護此處豐富的生態資源

鹽水武廟

鹽水武廟主祀關聖帝君。相傳明朝末年,麻豆一位信女所供奉的關聖帝君畫像,被一陣風吹到了十多公里外的鹽水的一棵榕樹上,並且無法請回,當地人以為神蹟,便就地建廟奉祀,一直到今天都是鹽水的信仰中心。

武承恩公園

面積2公頃的武承恩公園設有玄武台、玄武亭、武德亭、武承橋、觀湖樓等觀光設施,園內小橋流水,亭台樓閣,風景秀麗,是下營區居民休閒的最佳去處。公園入口旁有1955年設置的「下營北極玄天上帝廟沿革誌」,記載玄天上帝神奇的故事,「龍飛鳳舞」舊石堵和入口處的一對石鼓,則是上帝廟重建時拆卸下的古物,發人思古幽情。

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位在北門區北門里的雲嘉南濱海風景區管理處,原本是北門鹽場日式風格的老建築辦公所,前方廣場上貼滿了早期瓦盤鹽田的瓦片,後方則是建於1923年非常有歷史的北門出張所,前方則有非常具有在地方味美食的北門嶼餐廳,西側連接了園區的大榕樹地標稱為「夢奇地」,前方擺了一架白色的鋼琴,有如拍攝MV的場景般夢幻,因應白色雲嘉南的布置,周

紅樹林保護區

紅樹林是指生長在海河交界的耐鹽性植物。目前台灣現存的紅樹林只有四種:水筆仔、欖李、海茄苳及五梨跤。從台南市沿海北起八掌溪口,南至曾文溪口,海岸地區風浪較小,浮洲、湖、河口沼澤地特多,泥沙在河口沿海淤積,成為紅樹林落腳繁衍的好地方。分別分布在北門區生長於急水溪口的淺沼泥地,樹種為海茄苳、水筆仔;將軍區生長於將軍溪口,樹種

天壇護安宮

原名稱「護安宮」(昔稱王公廟、又稱王公廳),主祀護國尊王(東晉孝武帝時代宰相,嗣進太保、大傅,姓謝名安,字安石,號東山),與謝府元帥(東晉車騎將軍,為二元帥謝安之兄謝奕之子,御賜前鋒旗,姓謝名玄),皆淝水之戰大功臣。護國尊王係明末延平郡王鄭成功領臺時,其謝姓部將自福建漳州府龍溪縣奉迎新化營盤後鎮座,由爐主自宅輪值奉祀,

新市永安宮

新市永安宮主祀天上聖母-媽祖,又稱為「木柵媽祖」。指的是台江內海淤積前的「木柵港」,為水路旁的廟宇,香火鼎盛。後因水患、瘟疫,民眾改遷至地勢較高的地方,逐漸形成市集,也就是今天「新市」地名的由來。

下營風鈴木廊道

長達2.5公里的洋紅風鈴木綠色隧道,枝葉茂密,夾道成蔭,綠蔭蔽天形成美麗的綠色隧道,尤其每當花季來臨,綻放朵朵花蕊,蔚為奇觀,讓用路人在忙碌之餘,能放慢腳步用心感受美麗的景色。也達到市府節能減碳的政策。

噍吧哖事件紀念園區

1915年,日本治理臺灣殖民地邁向第20個年頭,在不公義的稅制、法制以及無所不管的警察「大人」體制下,積怨日深,於是余清芳等人以西來庵修廟名義籌募抗日基金,同年夏天噍吧哖地方爆發了日本統治臺灣以來規模最大的武裝抗日事件。有數百人在事件當中戰死,數千人罹難,因牽涉這次事件而遭受逮捕、判刑的人,遍布全台各地,此歷史事件被稱

臺灣馬樂活山莊

臺灣馬樂活山莊,全台灣唯一免費參觀的馬場 !位於台南關廟區近虎頭埤,距離市區20分鐘車程,即可抵達您的戶外運動新選擇~有四個主題區,等您來探索!►歐式馬廄區-在這裡你可以看見來自世界各地、不同品種的馬匹,從拉馬車的馱馬到世界最小的寵物馬,運氣好的話~還可以看到非常難得的新生兒馬寶寶唷!►草食動物區-這裡有山羊、綿羊、羊

虎頭山

玉井舊名噍吧哖,西元1915年日本統治期間,余清芳等人率領在玉井南化山山區的大型武裝抗日行動,死傷慘烈稱為噍吧哖事件。虎頭山位於玉井東方,海拔239公尺。 顧名思義因為山的形狀像老虎頭而得名,是噍吧哖事件的古戰場,山頂建有抗日余清芳烈士的紀念碑,係玉井至高點,站在山上能一眼望盡嘉南平原,玉井。楠西及重巒疊翠的阿里山支脈

六孔碼頭

六孔碼頭搭漁筏,暢遊潟湖樂逍遙想距離潟湖更親近些?搭觀光漁筏是近年來七股最熱門的旅遊方式,六孔碼頭是供遊客搭乘竹筏遊潟湖的小碼頭,不但可搭乘膠筏遊潟湖(適宜的潮汐時間可向船家或民宿詢問),沿途欣賞蚵棚、定置漁網、逛沙洲外,若天氣晴朗,還可欣賞潟湖落日餘暉之美,若遇上服務親切的觀光漁筏船長,船上還會烤蚵仔、虱目魚供遊客品

三寮灣東隆宮

東隆宮是三寮灣先民們隨著鄭成功渡海來臺開墾,為保佑平安渡海,特迎請李府千歲神像護佑,後眾生為感念千歲神威大顯,初乃創草寮、建公厝奉祀。東隆宮以傳統閩式建築設計,內主祀神明有李、溫、吳、池府千歲及保生大帝。廟內同時供祀二艘永遠駐廟的王船,一木一銅,啟建於西元1976年間;銅製王船為全台唯一的泉州式古帆船,水手、船舍雕工精

國聖港燈塔

立於沙洲之上,國境極西的燈塔民國46年(西元1957年)興建的國聖港燈塔,位於臺南市七股區國聖港,也是台灣極西的燈塔,為一方錐形鋼架結構,塔身顏色為黑白相間。原國聖港燈塔啟用發光後,因受颱風襲擊及海潮侵蝕,沙洲盡失,整個燈塔陷入汪洋大海之中,民國58年遭受「衛歐拉」颱風摧襲,塔身倒塌,無法使用;民國59年6月移至附近頂

四草綠色隧道

四草綠色隧道所指的是四草大眾廟後方排水道的紅樹林區,這條河道因兩側遍佈樹齡逾50年的原生紅樹林,自然形成一彎如隧道般的景象,號稱「迷你版亞馬遜森林」,同時也是臺灣唯一的水上綠色河道。四草綠色隧道的航行路線分成兩條:紅樹林隧道及四草台江之旅,在上竹筏之前,每位乘客都需要穿上救生衣,再領取遮陽和保護頭部的斗笠,準備妥當後就

洪通故居

位於北門區鯤江里的新厝仔是「東方畢卡索」素人畫家-洪通故居的所在地。不識字無師自通的他,在五十歲那年瘋狂投入作畫,畫風以神秘文字畫與豐富的色彩、帶點靈魅的畫風而聞名。早年的童乩經驗、民俗信仰及生活經驗,深刻影響他繪畫精神體質,使他作畫時有一種宗教式的催眠,畫作的表現充滿熱鬧、神幻及宗教信仰的意象。所以,他的畫除了有象形

二寮觀日出

攝影界流傳著日出三大聖地:北格頭、中五城、南二寮,其共通點是擁有壯美的低海拔雲海,二寮日出更是全臺灣海拔最低的觀日出勝地,被譽為「最接近城市的曙光」。清朗天氣時趕在破曉前,立高地眺望東方,中央山脈於晨光中浮現,陽光自山後躍出,光束斜射而出,彩光打亮白堊山丘,月世界隨著天光的潑灑,在色彩變幻無窮的雲霧中顯露真貌,竹影搖曳

龍山宮

龍山宮位於七股區的龍山里,一抵達龍山里就能看見宏偉的宮廟外觀,為村里的重要建築地標,也是里民重要的信仰中心,當地人都稱龍山宮為「王宮」,主要祭祀王爺,也奉祀五府千歲、天上聖母、田都元帥、中壇元帥、將軍府、福德正神、註生娘娘等神明。龍山宮內部擁有著富麗堂皇的裝潢,抬頭能看見精緻的藻井,牆面上還有壁畫等吸睛裝飾,富有傳統建

廣安宮

米街廣安宮創建於清雍正初期,其址原位於明寧靖王府鼓樓與開基武廟之鐘樓相呼應,因所在之米街(今新美街)為當時重要街道,廣安宮也因而香火鼎盛。日治時期實施市區改正,街道拓寬,致使廟宇北移至現址,與共善堂邢王爺合祀,廟埕也發展成府城著名的石精臼小吃,由於現石精臼已廢除,而廣安宮也有重建之議,並且已搬至臨時行館,舊廟宇成閒置狀

佳里金唐殿

到市場包圍的廟宇欣賞鎮殿三寶金唐殿原稱「護庇宮」,廟史最早可以追溯到鄭氏時期的屯墾制度,到乾隆年間因民眾協助平定林爽文事變,才被朝廷賜名「金唐殿」。來到超過三百年歷史的金唐殿,不能錯過的是鎮廟三寶:見證悠久廟史的「宏文求莫」匾額(康熙37年落成)、含有「護庇宮」原名的古對聯、廟內與屋頂活靈活現的何金龍剪黏。 市定民俗「

潁川家廟

穎川家廟建於清嘉慶年間,距今180年前,於1956年整修竣工。穎川家廟為磚造建築,陳家第1代祖先落腳之地,為閩南式口字型建築,共有2進3開間,屋架為穿斗式,屬於木構造,屋面為紅色仰合瓦,屋脊為燕尾脊,屋身施作花草、龍紋、雲形彩繪...等。

南化烏山台灣獼猴區

台灣獼猴區是到南化烏山喝咖啡散步踏青時一定要來造訪的地方

原臺灣府城東門段城垣殘蹟

位於光華街上大東、小東門間殘垣,依其構造及外觀推測,應與今成大光復校區內小東門段殘蹟同在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所興建。清領時期在台發生朱一貴事件,遂於雍正十一年(1733)題准興築木柵竹城。乾隆五十三年(1788),發生林爽文事件,平定後為加強府城防務,改木柵竹城為土城,屏垣愈形鞏固,規模也更加宏偉,奠定日後規模,

香光聖堂

臺南市香光聖堂屬一貫道,主祀彌勒古佛、燃燈古佛、釋迦古佛,總面積約1350坪。堂內「無盡藏文物館」收藏海內外寶貴古文物供人觀賞,無極清虛宮、三聖殿等建築富麗典雅,廟埕前主牌樓及四欉百餘年茄苳樹更添聖堂莊嚴靜謐之氣氛。

網仔寮沙洲

為一臨海沙洲,七股內海中段的屏障,由台灣西部河川所沖積出來的砂土,經過台灣海峽海浪挾帶這些砂土,長年累月地堆積而漸漸露出海面所造成狹長狀沙洲。

原台南州廳-台灣文學館

台灣文學館可說是台南市中心最重要的地標,由日籍建築師森山松之助設計,在1916年落成使用,當時為日治時期的台南州廳,也就是台南最高的行政中心,至此也奠定了周邊街道的熱鬧繁華,許多重要的官署都在州廳的周邊,二戰時曾遭到盟軍的轟炸毀損,但幾經修復終也維持原樣,戰後也長期為台南市政府所在地,目前則成為富有濃厚文藝氣息的台灣文

內門308高地

高雄內門與台南左鎮的交界處,遙望廣闊的惡地地形,彷彿造訪了月球表面。

西社西㡣殿

初見時一定會被廟上方的「㡣」字吸引,會想說:「到底是寫錯,還是刻意使用的字,還是這字根本不念作龍的讀音」。其實這是「龍」的異體字,現今已不再使用,但意義與唸法相同。此殿位在安平稍微遠離遊客的國勝路巷內,為建於西元1738年的古老廟宇,主祀池府千歲,護佑安平王城西社的居民,舉凡出海祈求平安與各項法事,都離不開西㡣殿。廟內

岳王廟

本廟落成於道光廿八年,本地在鄭成功來台後,堪稱府城外之大街市,而南潭過港仔(郭光侯住處)有港口給大陸來台小帆船停泊,而繁極一時,本廟所在地為「六甲店」概因當時此地有一條街道,兩旁多店鋪日常買賣活絡,故得名,延稱迄今。本廟主祀岳飛(追諡岳武穆王)是國家認定之民族英雄,自民國六十八年已於每年農曆二月十五日岳穆王誕辰紀念日,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南科考古館

始自1995年的機緣,開挖出此地五千年的古文明。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委託中研院及史前館進行調查、發掘,至今已發現58處以上遺址,埋存的史前文化最早距今約5,000年,最晚約300多年前,是目前臺灣遺址密度分布最高、文化層序最完整且挖掘面積最大的地區。為了保存、研究並展示因開發所進行的搶救發掘成果,經多方共同努力下,最終

台鉅美妝觀光工廠

台鉅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創立於1981年,其間於美加地區創立CITY COLOR品牌,並在全球超過60個國家以上販售。累積超過30年全球彩妝經驗後,於2015年建造全台第一座美妝主題觀光工廠。TJCOS台鉅美妝觀光工廠占地近4千坪,包含可以親自以五感體驗彩妝的美妝博物館區,及規劃安全走道可一窺化妝品產線的生產製程區;同時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