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市旅遊景點

射日塔

全台獨一無二的景觀,連夸父都追不上的射日塔!【射日塔】為最具代表性的嘉義市新地標,在嘉義公園內,民眾只要仰頭看,便能看見一朵巨型豔紫荊花,與藍天相輝映,豔紫荊花為嘉義市巿花,就這樣的透過射日塔照射開來,充分顯示嘉義市花之美!在這座以嘉義市市花為斜頂的圓型建築,原所在地是舊忠烈祠原址,高度 62 公尺的射日塔,爬到第十,

港坪運動公園

全家大小都能極限運動!港坪運動公園其名為「市立運動公園」,但由於位在港坪里,因此又稱港坪運動公園。成立以來由於使用率高,其占地 85,000 平方公尺,可容納人數為 3,200 人,其場地經整建規劃後,已增有網球場、籃球場、足球場、溜冰場、兒童遊戲場等,新建的設施有極限運動場、 120個停車位的停車場、木球場、槌球場等

埤子頭植物園

休閒、遊憩、教學、研究四大功能場域埤子頭植物園位於文化中心附近,創設於明治41年(1908),當時與山仔頂植物園同為橡膠苗木的生產與試驗地;埤子頭位於平地,不同於山仔頂的丘陵地,二處同步進行差異性的林業試驗,而後改成為熱帶與副熱帶的造林試驗,也隨著時代的變遷,進而作為造林樹種與綠美化苗木培育之場所。植物園區內目前規劃有

中央噴水池

嘉義人精神的地標~民國五十九年許世賢女士擔任市長時興建七彩的中央噴水池,池內噴泉蘊含十四種變化,約每十五分鐘一輪迴,水高可及二十公尺,尤其夜間噴水時,五彩繽紛變化多端,美不勝收。現今每逢選舉之前一日,各候選人帶著群眾在此地造勢較勁,成為中央噴水池的一大特色,同時也成為嘉義人精神的地標。

丙午震災紀念碑

台灣地震頻傳,在日治時代曾發生多次烈震。明治 39 年 (1906)3 月 17 日黎明六時發生大地震 ( 全震動時間長達四分多鐘 ) ,震央位於民雄與梅山之間,人畜傷亡頗多,建物毀損嚴重,大小餘震不斷,相繼壓死一千兩百多人,嘉義市街建築物大半毀於地震。災後行政當局趁機規劃市區改道計劃,今之嘉義市區奠基於此。

嘉義神社手水舍

停水乾涸將近半世紀的嘉義神社「手水舍」復水了!位於嘉義市史蹟資料館對面的手水舍,嘉義神社的歷史源自1911年,當年日人為了提倡日本國家神道,推展皇民化的運動,嘉義廳積極籌建嘉義神社。嘉義神社分為兩代,第一代神社於1915年啟用,其位置在現在射日塔的右前方,當時因參拜人數多,空間不敷使用而另建第二代神社。

八獎溪義渡

八掌溪(古名八獎溪)是嘉南平原主要河川之一,早期無法搭建長橋,在彌陀寺旁設渡口供舟筏渡溪,現仍保存有1847年刻製的「八獎溪義渡碑」,此種與環境相匹配的義渡碑,在台灣極為珍貴罕見。

沉睡森林主題公園

北門驛前、玉山旅社旁的小公園從日治時代就有,插畫家SMART莊信棠以「沉睡森林」為主題,設計白熊、粉紅象、狐狸、貓頭鷹、企鵝、松鼠等一系列Q版動物造型,結合原有的綠樹、防空洞、路燈,散步其間,感受到生氣勃勃又寧靜的森林氛圍。入口的櫻花鐵拱門,呼應北門驛是阿里山入口的意象;鳥籠及貓頭鷹造型裝飾路燈,有星星、月亮及太陽;5

矯正塾1921

維新路「134」巷「19」、「21」號宿舍,為公私合作之營運管理中心,故命名為「矯正塾1921-舊監134營運中心」,嘉義舊監興建之上棟年代也正好是1921。嘉義舊監宿舍群轉型為木文化工作聚落,不僅重現木造房子的空間結構、格局特色、庭院草坪、蜿蜒曲徑,也運用智慧科技偵測、遠端遙控設備,防範祝融之災及宵小潛入,是台灣第一

檜意森活村

阿里山森林鐵路起點為本市北門驛,因此本市稱為阿里山入口門戶;早期阿里山森林鐵路運送下山的木材聚集於本市,促使北門驛周邊木材行及製材工廠生意的蓬勃,形成當時繁榮景象,也帶動附近商業發展。當時周邊所建築的日式房舍,建材皆使用檜木,是日式建築的一大特色,也是阿里山林業發展的歷史見證。歷時4年、耗資4億、全臺灣第一個森林文創園

北門驛

北門驛是森林鐵路蒸氣小火車昔日的起點,也是阿里山鐵路貨運集散地,阿里山鐵路沿線的民生物資都由此運上山,地位重要。阿里山森林鐵路為世界文明高山鐵路之一,具有獨特的魅力。阿里山森林鐵路-北門驛,是由台灣紅檜木建造的,在西元1912年阿里山鐵路全線通車前興建完成。舊北門車站在二十年前興建新站後,即轉為車廂檢修人員之辦公室。本

交趾陶館(閉館整修中)

全台唯一的交趾陶特色館,位於阿里山鐵路北門驛對面的文化中心。嘉義是交趾陶的故鄉,日本稱之為「嘉義燒」,交趾陶的藝師大都在嘉義學藝。台灣民間簡稱交趾陶為「交趾」、「交趾尪仔」、「交趾仔」,早期多應用在寺廟建築裝飾,其傳統題材以漁、樵、耕、讀等人物為中心,搭配蟲魚鳥獸、花草器物及戲文場景,主從分明,畫面和諧。

嘉義市立博物館

完整呈現極具深度的嘉義巿位於文化中心園區的市立博物館,負責相關文物的蒐藏、研究、展示與教育。在固定展示方面,規劃有地質廳、化石廳與陳澄波紀念室。而特別展示空間三處,不定期換檔展出,另設置交趾陶工坊與研習教室,以符需求。嘉義市立博物館以在地的「地質、化石、美術」為主軸,探索嘉義位於北回歸線的科學定義與飄移變化,以及介紹相

嘉義鐵道藝術村

藝術創作與展示場域嘉義鐵道藝術村原為閒置的鐵道倉庫,經由巿府規劃下,於89年9月開始進行「鐵道藝術村」的規劃作業,將其改設為藝術創作與展示的場地,並建立周邊意象與風貌,提供各種創作空間,來進行藝術交流享宴,期望以藝文展演活動為前導,結合地方特色及社區總體營造,實現鐵道藝術村的理想目標。其鐵道倉庫計有倉儲十二間,呈南北走

行嘉吊橋

晚霓虹-行嘉吊橋「行嘉吊橋」顧名思義,即為通過嘉義市的一個吊橋,其為2007年為了方便兩岸學童、居民的通學、往來,由全國知名的何明德行善團出錢出力,興建連接興安里與興村里的吊橋。行嘉吊橋擁有一個長達3.1公里為種植台灣欒樹的自行車道,南側則是興仁段的河濱運動公園及親水公園;加上興村段上之河堤生態步道、生態花園及慈玄宮的

嘉義公園

美嘉義-嘉義百年公園!嘉義百年公園面積約268000平方公尺,園內古木參天,涼亭水榭,假山魚池,曲徑通幽,因為利用自然山水,風景雅緻,可謂逍遙勝地。內有史蹟資料館、射日塔、孔廟、福康安紀念碑、震災紀念碑等史蹟,為民眾休閒遊憩的最佳場所。嘉義百年公園擁有豐富而罕見的文史寶藏,可以看出多族群、多朝代的文化特色,值得親近踏遊

中正公園

市中心最佳的戶外表演場所中正公園原為平埔洪雅族的諸羅山社公署所在地,清領時期闢為外教場,日治時代創建為公會堂,當時有全台灣最大可容納一千多人的餐廳。二戰後改為中山堂,並闢為康樂區,附設球場及圖書館,『康樂暮鼓』曾為嘉義八景之一,公園的面積雖不大,園內林立的名人雕像群為其特色,其中以素有嘉義媽祖婆之稱許故市長世賢雕像最為

十二門古砲

這十二門古砲系於西元1975年移置現地,其中一門砲管鑄字清晰可見,內容為:「嘉慶十二年秋,奉閩浙總部堂阿,福建巡撫部長,鑄造台協水師左營大砲,一位重一千斤」等字樣。

孔廟

孔廟裝飾簡樸典雅,表現莊重肅穆之美,每逢祀宜典禮,鐘鼓齊鳴,有舞有樂,行祀如儀,充份展現中華文化的優良傳承。但因日治時代因被破壞,殘存古物不多,只有大成殿左側的【重修文廟碑記】是嘉慶二十年留下的最古遺跡,字跡還算清楚,但碑可因年代久遠而佈滿苔痕。

嘉義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全國五大創意文化園區之一嘉義舊酒廠位於嘉義火車站旁,其因為是台灣最早生產高粱酒的酒廠,而有「白酒故鄉」的稱號。創建於西元1916年的嘉義舊酒廠,於1982年遷往民雄工業區,搬遷後,留下大量生產機具及相關設備,包括洗瓶機、儲酒桶、酒瓶輸送帶、煙囪、高粱米儲存槽與秤重器等,都是相當珍貴的製酒文化見證,其中,有七幢建物被列為

蘭潭後山步道

蘭潭後山步道位於蘭潭水庫東側,與嘉義大學蘭潭校區相鄰,步道海拔介於80~150公尺之間,主線全長約3公里,整體高度不高,地形卻非常多變;有平緩的原始土徑、碎石步道、也有天梯般爬升156階的木棧道與石板階梯;有涼亭可以休憩,流水可以聆聽,更有桃花心木的浪漫仙境,步道上枝葉扶疏,沿路鳥鳴聲不絕於耳,走來賞心悅目,是森林浴的

蘭潭月影潭心

城市新美學-「月影潭心」展風華蘭潭佔地面積約70公頃,位於嘉義市東郊山仔頂附近,距市區3公里,古稱「紅毛埤」,相傳為300多年前荷蘭人所鑿之埤,故稱「蘭潭」,是嘉義地區自來水主要供應源,腹地廣大,為自然生態資源,風景區的後山範圍有著相當豐富的自然資源,包含多種不同植物與昆蟲等,為嘉義地區著名的旅遊景點。蘭潭「月影潭心」

圓林仔社區

純樸自然的歷史保存區-【圓林仔】圓林仔乃是百年前一個在陵地上散聚形的小部落,由紀、黃兩姓家族深根於此。內有百年荔枝樹、百年冷泉等自然資源豐富,在民國92年由荒野保護協會定點觀察發現本地動、植物、虫蛙蝶之多可謂都市邊的世外小桃源。近年來在市政府的輔導下,成立了「圓林仔生態藝術發展協會」,積極從事社區營造的工作,使得擁有百

文化中心旁杉池

歷史上的今天-【杉池】台灣木材集散地~日治時期,由於阿里山木材業的開發,嘉義市人口倍增、快速繁榮,為台灣木材集散地。現今市立文化中心的位置,是當年東亞規模最大的【杉池】阿里山鐵路建造完成後,闢貯木池,以浸貯木材,其中以檜木居多,故又名檜池。池四周植樹,濃蔭蔽天,清風徐來,檜香陣飄,垂釣林下,有太公垂釣渭水之樂,實一休閒

再耕園─蜻蛉玉工坊

身心障礙綜合園區嘉義市再耕園-為嘉義市政府委託嘉義基督教醫院經營管理的身心障礙綜合園區,再耕園蜻蛉玉工房內的琉璃珠工藝師,是經過琉璃珠職訓一年的辛苦焠煉,並獲嘉義市政府及勞委會的補助,所成立的創作園地。再耕園蜻蛉玉工房積極開發新款產品,並且與嘉義市政府「台灣京都」意象結合,將再耕園蜻蛉玉創作成功推向國際,並成為嘉義的工

陳澄波畫架

陳澄波先生是台灣傑出的前輩畫家,他的畫作拍賣價早已逾台幣千萬元以上,尤其許多作品都以家鄉風光與人物為描繪的對象,嘉義的一景一物藉由他的畫藝而流傳並揚名於世。民國 90年3月陳澄波文化基金會提供九幅複製油畫,豎立在嘉義公園內,這是台灣第一次油畫與公園景點結合,大大提高嘉義公園的藝術氣氛。

嘉義仁武宮

嘉義仁武宮建廟於康熙十六年(西元1677年),主祀保生大帝乃宋代名醫吳夲,俗稱大道公或吳真人,康熙 40年(1701)諸羅知縣毛鳳綸首創建廟,爾後多次重修。據傳,明永曆 27年(1673)鄭經西征時,將原屯田於今高雄仁武者,改調至諸羅城鎮守,官兵中有自泉州恭奉大道公神像來此,作為屯田的守護神。

祥太文化館

以靜態的古文物與館舍的整體造景,展現文物藝術精美之處,為亞洲唯一人偶人間雕塑博物館。

嘉義市史蹟資料館

史蹟資料館位於嘉義公園內,園內飽含人文史料與豐富珍貴的歷史,宛如台灣近代史的縮影,齋館建積267平方公尺,社務所建積208平方公尺,兩棟建築物之間有通廊相連,若以中央通廊為連繫軸,則形成頗具規模的整體空間。綜觀該日式「書院造」構造之格局,建築元素與服務機能等形式,在國內十分稀有,具獨特性,藝術表現優雅,工藝參考價值高。

大溪厝水環境教育園區

大溪厝水環境教育園區原本是大溪里紫微宮旁一處荒地,透過行政院前瞻計畫-水環境改善計畫核定之水質改善暨水岸環境再造工程,除了可提供環境教育之外,同時更具有改善水質與涵養生態的功能。園區占地0.65公頃,設有一座日處理量3,000公噸之地下式礫間接觸曝氣氧化槽,利用水中天然存在的微生物分解水中污染物,生活污水經處理後可削減

嘉義製材所

嘉義製材所在1914年落成,有「東洋第一製材所」之美名,嘉義市政府登錄為歷史建築,並於近年進行整修,2019年6月底開放參觀,親自走入年代久遠的乾燥室、製材工廠和動力室等建築物內部參觀導覽,彷彿重新回到當年嘉義木材之都的繁華景像,深具建築、林木產業及文化價值。開放時間:週三-日 9:00-17:00  開放入園週六-日

KANO遊客中心

「KANO遊客中心」坐落於KANO園區入口處,建築造型融合嘉義市木都意象的簡潔俐落的線條造型設計,宛若一隻展翅的蝴蝶。遊客中心串連周邊百年嘉義公園、樹木園、市立棒球場、滑草場與溜滑梯等熱門觀光景點;位處BRT、市區公車、YOUBIKE2.0等便捷低碳的大眾交通節點。KANO遊客中心不僅提供專業的旅遊諮詢,更結合「食宿遊

福康安紀功碑

福康安紀功碑的名氣很大,將石碑豎立於石龜上,相當壯觀,在中國到處可以見到用石龜作為台基的石碑,不過在台灣卻是罕見的,只有台南等地留有幾塊,不只是物稀為貴,更重要的,此碑牽引出一段台灣重要的歷史 ─ 林爽文事變,尤其是諸羅縣因此事件奉皇帝賜名為「嘉義」,為全台地名唯一由皇帝親賜的特例。

牆之道

嘉義公園為塑造獨特優美的風格,將閩南建築常見的元素,適當的加以展現,興建「牆之道」,其造型係以天干壇及地支壇為起訖平台,寓意尊重天行運轉,並運用單元重覆出現的原理,錯落配置,以顯現「同中求變」的空間特質。而入口穿堂的「天圓地方」,以及八卦形六角行與圓形之拱洞等,在在符合漢人幾千年來博大精深的宇宙觀與生命哲理的象徵。

一江山紀念碑

一江山,屬浙江外海的小島,民國38年國民政府轉進來台,當時為了戰略考量,希望能掌控金門、馬祖及浙江外海的大陳島與一江山,進而反攻大陸。於民國44年元月18日,中共即對一江山展開大規模的攻擊,歷經六十餘小時,守軍司令引爆手榴彈自盡,駐守官兵全部陣亡,戰況悲慘。

二二八紀念碑

嘉義市是首先突破政治禁忌,建立國內第一座【二二八紀念碑】的地方。發生於西元1947年的二二八事件是一件令人痛心的歷史悲劇,當時中央及台灣省政府尚視二二八事件為禁忌,百般阻撓此一建碑行動,但在當時長張博雅及民眾堅持下,終於在一九八九年建碑在嘉義,成為國內第一座【二二八紀念碑】。

紅毛井

此井為三百年前荷蘭人所鑿,故稱【蘭井】,因荷蘭人頭髮為紅色,又稱【紅毛井】。西元1636年,明崇禎九年,荷蘭東印度公降服諸羅山社後不久,約在清領後的縣署處,派駐政務員及牧師,以徵放諸羅山一帶平埔族人、漢人的租稅,並傳布基督教於原住民,遂挖鑿此井,以為居家生活所需要的水源。

月桃故事館

月桃,對我們公司創辦人何勇魏先生有很深刻的意義,在民國40幾年,他未上學之前即砍月桃賣錢;月桃整株都可被應用,葉子可作為包粽子及食材,並可萃取成加工的材料;葉鞘可做為繩索的材料,早年漁民做魚網的材料,花可以做為食品香料;種子又叫為土砂仁,是做仁丹的主要原料;塊根亦可做為食品香料及漢藥材等…月桃有很強的生命力,再壞的環境

獄政博物館

世界唯一原地保存的賓夕凡尼亞式監獄建築-嘉義舊監獄嘉義監獄於大正11年(1922)竣工啟用,名稱為台南監獄嘉義支監,西元1924年改稱為台南刑務所嘉義支所。西元1945年後,稱為第三監獄第一分監,民國36年改稱為台灣嘉義監獄,至83年3月搬遷至鹿草鄉,舊監改設為嘉義監獄嘉義分監。內部各項設施保存良好,完整的硬體與器物能

蘭潭

嘉義巿夜晚最高潮-「蘭潭泛月」蘭潭月夜最為迷人,素有「蘭潭泛月」之稱,是嘉義八景之一,在三信亭裡,微風徐徐,伴著幽雅月光,遊人或散步、或談情、或閤家歡聚、或相約煮茶閒聊,增添蘭潭溫馨之美。 蘭潭潭水清澈見底,四面岡陵起伏,山光水色,潭水若遇月夜朦朧,如詩如畫,故「蘭潭泛月」列為嘉義八景之一,沿岸的環湖公路,環湖巡禮可見

文化路夜市

逗陣來去迺夜巿~說到嘉義市最熱鬧且最富盛名的夜間市集就是文化路夜市!從中央噴水池往南的文化路,白天是雙線車道,入夜後則成為行人專用道。每當夜幕低垂,各個販賣的衣服、物品、小吃等攤販均紛紛出爐,轉眼之間嘉義市的文化路馬上變成熱鬧的夜市,兩旁商店林立,各種傳統小吃美食小吃人潮洶湧,熙往攘來彷若不夜城。文化路夜市美食小吃的名

世賢路自行車道

鐵馬風狂飆!悠閒於世賢路林蔭大道!自行車運動風氣在嘉義市政府推動下,一到假日,市區或郊外都可看到全家踩著單車,悠遊在嘉義市漫騎,形成一股悠閒風。嘉義市忠孝路、世賢路寬敞的林蔭大道,綠地空間大,市府交通處規劃自行車道,讓民眾騎乘自行車可以倘佯在綠意中。世賢路是嘉義市重要的外環道路,寬達90米,為八線車道大馬路兩側另有寬闊

蕭萬長文物館

「蕭萬長文物館」是由2006年成立的「蕭萬長院長資料室」擴建而成,典藏蕭萬長擔任公職50年以來至副總統期間的勳章、藝品、書畫、重要文獻等文物2549件捐贈給嘉義大學,供學校進行教學研究,也兼具藝文功能。位於嘉義大學圖書館5樓,面積116.5坪,分為入口大廳-蕭先生個人生平的日晷,陳列副總統時期獲頒的中正勛章;藝品暨數位

虎‧棒‧水泉

台灣.棒球.夢~嘉義是台灣棒球運動的發源地,於日治時代大正 7年(1918),嘉義市立棒球場竣工,為當時是最好的棒球場,後重建於民國87年9月重新啟用,其看台還以仿照羅馬競技場的方式配置,以環抱型座位往下觀看,視野極佳!棒球場大門左側有【七虎耀諸羅】和【威震甲子園】的青銅雕塑,以及水泉等設計,象徵棒運傳承和飲水思源。.

北回歸線標誌

與全球連接!二OO四年六月二十一日,北半球的夏至日,台灣,嘉義博愛路與世賢路口矗立的六座北回歸線歷年標誌群正式啟用,是全球第十處興建北回歸線標誌的地方。北回歸線標誌是北溫帶與熱帶的界碑,極圈碑、回歸線標誌、赤道碑同屬世界性重要地標,以區分北寒帶、北溫帶、熱帶、南溫帶、南寒帶等五帶。 嘉義市的北回歸線標誌群,位於嘉義市西

嘉義之心願景館

「嘉義之心願景館」暨「嘉義市鐵路高架化社區工作站」,地點在嘉義火車站前東側(原國光客運嘉義站)。願景館的英文名,稱做Vision Station,就是借用了「車站」是可以聚集人群、交換訊息及等候出發的空間意涵。正巧這棟向國光客運租用的建築物,原本是舊台汽客運的車站,設計師在整修老房子的過程中,特別把原汁原味的「旅途愉快

北香湖公園

嘉義市「北香湖公園」約有25.26公頃,僅次於嘉義公園,為嘉義市第二大公園,定位為林業文化主題公園。「北香湖公園」重現清代文獻記載的諸羅八景-「北湖荷香」,因此園內設有北香湖以及栽種兩千多株灌木、七萬多株喬木等各類植物,搭配周邊的博愛公園與埤子頭植物園,串聯成西區最大的公園綠地,成為嘉義都市之肺。公園內設有松風亭、櫻花

頂庄社區

嘉義市頂庄里環保生態改造多年有成,將台糖舊鐵道轉型營造成社區自行車道,兩側光蠟樹上處處可見成群的獨角仙,令人驚喜不已!獨角仙復育不容易,頂庄社區透過改善水質、環境、栽種光臘樹道及建置自行車道,營造適宜居住環境,把獨角仙找回來。每年5月中旬,獨角仙都會羽化從土壤中出來,尋找伴侶繁衍子孫,數百隻獨角仙盤踞在光臘樹上,變換各

慈龍寺

慈龍寺主祀觀世音菩薩,駕前脅待善才與良女,配祀為註生娘娘、土地公。為臺灣佛、道教神祇混合祭祀之民間信仰,原名觀音亭,信仰始自乾隆41年(1776年),中國大陸漢族祖先自浙江普陀山奉請來台。明治39年(1906年),嘉義發生大地震,觀音亭崩壞,當時葉發、黃獻等人發起募款原址重建。昭和13年(1938年)日本政府在臺推行皇

洪雅書房

洪雅書坊鄰近阿里山森林鐵道北門驛,店內書籍設有原住民、環境生態、平埔族、臺灣文學、文化思考、日治時期歷史以及貓、逛書店等專櫃。每週三洪雅書房固定舉辦講座,至今不曾間斷。店主以書店為基地,在嘉義地區進行如臺灣圖書室、玉山旅社等多項文化資產保護工作,並以書店動員公民參與環境或文化議題的遊行。洪雅自稱濁水溪以南最活躍的社運書

國定古蹟嘉義城隍廟

城隍廟保存清領時期之碑匾文物十餘件,彌足珍貴,包括全台城隍廟唯一獲皇帝賜匾的「臺洋顯佑」匾,太子太保王得祿獻「道宏化育」匾,知縣張所受立「重建城隍廟」碑,知縣范學恆為供香燈之資而立碑, 晉江龔道南獻大算盤,知縣王廷幹為興築陰靈堂而立碑,教諭蘇鳳藻獻「赫聲濯靈」匾,台澎掛印總鎮章高元率參將周立得等獻「除暴安良」匾等計 1

九華山地藏庵

地藏庵正殿主祀地藏王菩薩,大雄寶殿主祀釋迦牟尼佛,並於前庭設置太歲殿及文昌殿;大悲殿主祀觀世音菩薩,彌陀殿主祀阿彌陀佛,藥師殿祀藥師佛,頂樓大願殿奉祀四尊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鎮殿地藏王菩薩據傳為交趾陶大師葉王的創作,寶相莊嚴慈悲,神恩浩蕩,由於常顯靈助人,保佑鄉里,護民有術,遂成為最重要的信仰中心。

蘇周連宗祠

本宗祠是嘉義市現存最早設立之祠堂,作為大嘉義地區蘇氏祭祖與宗親聯誼,已歷百年之久,具有宗族發展歷史的研究價值,且常年維持祭祀活動,可啟發宗親思源尋根,具有深厚的文化意涵。民間有言:「嘉義蘇氏半嘉城」,蘇氏族人蘇孝德、蘇育奇曾任嘉義區長,開設美記商行,頗有名氣,與嘉義市的政治、經濟、文化發展關係密切。

動力室木雕作品展示館 (整修中)

前身是嘉義市最早的火力發電廠,也是嘉義市第一座鋼骨鋼筋混凝土(SRC) 構造建築,於1913年完工,是臺早期運用新式建築技術建造,為罕見的挑高大跨距建築;目前此歷史建築係整建再利用做為木雕展示空間。

阿里山森林鐵路車庫園區

宛如大型火車生態博物館,可近距離觸摸數台退役蒸汽火車、柴油機車、動力客車、客貨車廂以及方便火車頭變換方向的圓形轉車台等,是鐵道迷絕不能錯過的火車寶庫。

二二八紀念公園

二二八事件是台灣近代史上最重要的的大事。在嘉雲南地區象徵族群融合的第一座二二八紀念公園,歷經兩年多的規劃與興建,終於在距一九四七年【二二八事件】發生後四十九年,民國八十五年二月二十八日落成啟用,實令人感念與無限哀思。

軍輝橋

「鷺橋跨浪」-昔日的諸羅八景之一每次下過大雨之後,溪水暴漲,兩岸波濤洶湧,就好像萬馬奔騰一樣,非常壯觀,所以「鷺橋跨浪」,就成為二戰後初期(民國37年)所評定的諸羅八景之一了。白鷺橋在建成之後,不但便利了兩岸居民的交通,也逐漸成為嘉義市通往阿里山交通的主要橋樑,行人車輛來往急速的增加。.「軍輝橋」橋名的由來後來白鷺橋在

劉厝里百年老樹

嘉義市劉厝里百年大榕樹,樹齡推估約200年,座落在嘉義市劉厝里公墓附近,被尊稱為萬靈公的老鳥榕,樹形自然略似一把大雨傘。目前萬靈公廟香火鼎盛,焚香膜拜人群絡繹不絕,有求必應,在民國六十六年冬天成立萬靈公廟管理委員會,由陳金鐘老先生擔任主任委員,積極募款籌措基金,並整理附近環境,重新規劃建築,設有八角亭、魚池、長春俱樂部

嘉義火車站

史蹟珍視.火車站建築式樣屬折衷建築,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古典風格的對稱方式,展現簡化的山牆及幾何圖案裝飾,與水平簡潔的現代感。.嘉義火車站為嘉義市的門戶,與嘉義市的發展有高度的關聯。自縱貫鐵路通車後,因具地區交通樞紐,而成為城市發展的重心,車站建築成為代表地方的主要公共建築,具歷史意義。.中山路起於火車站直達嘉義公園,東

嘉油鐵馬道

鐵馬風正炙!快來嘉油鐵馬道加油!嘉油鐵馬道係為利用閒置的中油舊鐵道修築,於嘉義市世賢路四段中油廠區旁設為起點,途經美源、光路、獅子、紅瓦厝里等四里,以及嘉義水上鄉三和、下寮、回歸等三村。到達北回歸線站天文廣場,全長3500公尺,規劃成為自行車專用道暨景觀綠廊步道,以增進嘉義市的休閒與觀光資源。新規劃的景觀綠帶,係在原有

嘉義市身心障礙綜合園區─再耕園

嘉義巿文化推動源頭嘉義市身心障礙綜合園區─再耕園,是全國第一個由政府興建,委託民間社會福利機構(嘉義基督教醫院)經營管理的園區。其是一個用愛心創造天堂的地方,除了提供身心障礙者福利服務諮詢、生涯轉銜、職業輔導評量及職業訓練機會外,更積極在園區內設置各項 庇護工場與商店,並結合觀光休閒產業,開發身心障礙者就業機會。

農業試驗分所

台灣以農立國,農為根本-農產的研究園地!農業試驗分所本部農場面積 40.86 公頃,其中果園區廣達22公頃,果樹品種園現存種原49科,約八百品種(系),尚保存數種稀有果樹,具有農業研究,生態教育 ,遊憩觀賞等多元功能。 農業試驗分所內設有農藝、園藝及植物保護等三系。‧農藝系-以研究水稻、甘藷及農業機械改良為主。‧園藝系

KANO園區

嘉市KANO園區,106年8月落成,讓大家重新看到嘉義市令人驕傲的棒球史。 像是在家庭教育中心對面的戶外音樂劇場、棒球雕塑區,有銅製的球棒、手套座椅。地面上鑲嵌著石板,仔細一看,原來是電影《KANO》裡的台詞。例如,「沒有退路的木瓜樹,一定會長出肥美的果實」、「想要打好棒球沒有捷徑,只有苦練」。 寬40公尺、長180公

彌陀映月橋

彌陀映月橋全長222公尺,跨河主跨徑115公尺,橋塔高約50公尺,是橫跨嘉義縣市交界的單塔斜張景觀橋,連結黃金風鈴木步道、河濱運動公園,將八掌溪美景盡收眼底。

臺灣花磚博物館

臺灣花磚博物館由館長與其團隊花費20年以上的時間,到處挽救修護整理老花磚,於2015年用逾千片的老花磚一一打造出台灣首座花磚博物館。花磚因手工、技藝與時間的堆積,成為了珍貴的歷史遺產,每一片磚、每一張照片,都承載著一段段美麗的老屋故事。

滑草場與星光溜滑梯

「步行散策‧樂活水岸」計畫,打造城鎮之心,將嘉義市立棒球場前廣場改造成嘉義市第一座人工草皮滑草場、磨石子溜滑梯,滑草遊戲區總面積150坪,滑草場與星光溜滑梯,高度超過4公尺、寬度超過12公尺,大小朋友可滑到下方「棒球宮格」,享受滑草樂趣。

愛木村休閒觀光工廠

走入六隻小豬的童話世界童話裡三隻小豬的故事來到現代搖身一變,就成了隱身在文化路巷弄內的「愛木村」裡的六隻小豬,透過牠們的帶領,讓遊客們經歷一場愛木村的翻新童話─認識檜木的美麗世界。愛木村的前身是順益木業,在嘉義已有半世紀的歷史,傳承至第二代顏維德夫婦時,為了延續木頭發展的可能性,持續不斷地與家中長輩溝通。從一開始的不被

蘭潭音樂噴泉

蘭潭噴泉配合燈光音樂,共設計8場精彩的「秀」,包含35道水柱、一柱擎天、海鷗水舞、麻花旋轉、左右搖擺、皇冠水舞、拱門噴泉及左右搖擺水舞等,最大噴水高度可達50公尺,鄰旁還有造型優雅的月影潭心,搭配蘭潭風景區夜晚靜謐氛圍,絕對是視覺及聽覺的雙重饗宴。火車站或後火車站下車:於嘉義火車站(或後火車站)下車後,搭乘往嘉大校區之

森林之歌

嘉義市林業廊帶中的新地標-森林之歌,是藝術家王文志老師的作品,運用林務局提供之木材、鐵軌、黃藤及石材等素材製作,重現嘉義「木材之都」榮景。設計意象上乃是以高聳神木及阿里山火車鐵軌為主題,塑造出一處清靜的心靈高塔-條狀木頭環繞主體,猶如神木蟠踞萬仞,擁抱雲霄;大量綑綁的木段,堆疊出高塔狀,呼喚嘉義輝煌林業景象;銅材編織圓

嘉義市環市自行車道

環市自行車道主線路段全長共計25公里,其間穿越多處嘉義市最具特色的花季勝地,並經過北香湖公園、檜意森活村、蘭潭、八掌溪畔等知名景點。沿途除了有綠樹遮蔭徐徐涼風,賞花、賞景的同時,也能感受旅行嘉義城市的緩慢心情。各路段還有美食名店,等著旅人來尋幽探訪。

實驗木場

嘉義實驗木場前身是舊監獄宿舍群,原已閒置十幾年並頹圮毀損。近年由市府推動「重現木都再造歷史現場計畫」,其中二座四連棟共八戶宿舍打造成實驗木場,為嘉義市第一處具實驗性質的木工廠,作為產官學界實驗、交流、培育木業人才的基地,期望嘉義市的木都特色能被看見並發揚光大。實驗木場位處嘉義舊監獄宿舍群的中心位置,利用二座四連棟日式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