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定古蹟水仙宮

新港原屬笨港範圍,開發甚早,在清乾隆時期是臺灣的重要港口,所以這裡的居民為了祈求航運及商運,便建造了水仙宮、笨港天后宮及協天宮三座大廟。

當中的水仙宮創建於乾隆4年(1739),原址位於九莊笨港街上,由於十分簡陋,所以乾隆45年(1780),貢生林開周便倡議募資重建。

嘉慶8年(1803),北港溪氾濫,沖毀笨港市區及三座大廟。

所幸到了嘉慶19年(1814),民眾、匠師利用部分尋獲的建材重建於現址,規模有兩個大殿和左右廂房。

道光28年(1848),再增建後殿,以附祀原本協天宮供奉的關帝聖君。

這次後殿增建捐獻者的行號、船號、姓名以及各種開支項目,還詳細記載於前殿的牆上石碑。

一百年後,民國37年(1948)水仙宮才又進行一次整建。

最近的古蹟主體修護工程,是在民國81年(1992)所完成。

建築簡介: 走進新港水仙宮,會經過四個主要大殿;最外是前殿(三川殿),隔著中庭是拜殿和供奉大禹(水仙尊王)的正殿,最裡面的後殿則供奉著關公(關聖帝君)的神像。

各個大殿寬度都是三個柱距的面寬,左右側以走廊前後連通。

水仙宮屬於國定古蹟,受到國家重視及保護的原因有:歷史悠久達200多年;而且由於經歷大水和地震,修建了很多次,所以在廟中可以看到清領乾隆、嘉慶、道光及二戰後初期加入修建的部位。

水仙宮的雕樑畫棟和巧妙的木造結構上也是少見的傳統建築珍品。

值得一提的是,在台灣奉祀水仙的風氣遠不如媽祖信仰興盛,所以只有最初移民開發的港口地區,如新港、台南及澎湖才有建廟,因此台灣最有規模的三大水仙宮也位在這三處。

建築特色: 在水仙宮中只要抬頭一望,就可以看到相當豐富的木雕和彩繪,尤其是木雕題材除了常見的鰲魚(龍頭魚身)、獅子、鳳凰、花鳥外,較罕見的是大象和龍。

此外,水仙宮前殿屋頂的建築力學原理也非常巧妙,利用了蹺蹺板的槓桿原理來支撐屋簷中央的重量,這種設計在台灣也很少見。

本廟還擁有台南名家陳玉峰繪製的壁畫和門神,亦值得欣賞。


住宿推薦

朝聖酒店

我們重視提供一流的服務和設施,以確保住客獲得舒適的體驗。 住宿提供免費網絡連接,以確保你在入住期間可以保持聯絡。住宿提供的交通服務讓你探索 雲林縣 變得更加方便。住宿為住客提供免費停車場。 住宿提供禮...


朝聖行旅

朝聖行旅 的卓越服務和一流設施為住客創造了難忘的體驗。 與同事保持聯絡,因為入住期間你可以全程使用免費無線網絡。透過朝聖行旅提供的交通服務,簡化你在雲林縣期間的旅程、遊覽和其他冒險的安排 。自駕遊住客...


3平方米1臥室獨立屋 (新港鄉) - 有1間私人浴室

住宿的每間客房均提供一系列便利設施,確保你能夠擁有舒適的入住體驗。 住宿內的部分客房配有空調或床單換洗服務,致力為你提供舒適的入住體驗。部分客房提供浴袍、毛巾或風筒,為你打造乾淨舒適的入住體驗。...


地址

嘉義縣新港鄉南港村三鄰南港58號


電話

886-5-7811751


開放時間

上午9:00–下午5:00